极客网·智能汽车5月18日谁能制造电动汽车电池,谁就能在未来几十年获得经济增长动力,获取发展优势。《纽约时报》认为,中国是这方面的赢家,而且是唯一赢家。
虽然西方投入巨额资金,但中国仍然遥遥领先,无论是开采稀有矿物,训练工程师,还是建设巨型工厂,世界其它地区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追上中国。
Benchmark Minerals认为,到了2030年中国生产的电池将是其它所有国家总和的两倍还要多。
【资料图】
采矿
——中国控制全球钴矿的41%,锂矿的28%
因为用到电池,相比传统汽车,电动汽车使用的稀有矿物多了约6倍,谁能优先拿到矿产,定价如何,中国有很大的决定权。
中国地下的基本矿物储量很少,但中国采取长期战略为便宜稳定的供应链采购原材料。中国已经在5个大洲收购矿业公司股权。
在刚果,中国拥有最多的钴矿,美国企业跟不上节奏。
正因如此,中国控制全球钴矿的41%,控制的锂矿也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多的。
——中国控制全球镍矿的6%,石墨的78%,锰的5%
全球镍、石墨、锰的市场更大,电池使用这些矿物只占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多其它产品使用。中国因为能够稳定供应所以占据优势。CRU Group咨询公司认为,因为中国积极投资印度尼西亚,到了2027年中国会成为最大的镍资源控制者。
中国有丰富的石墨矿藏,美国合成石墨的成本高很多,竞争力不足。西方国家也在海外采矿,但积极性不高。如果是新矿藏,需要20多年才能全面投产。
精炼
——中国精炼全球95%的锰、73%的钴、70%的石墨、67%的锂、63%的镍
不论谁控制矿物,最终几乎都要运到中国精炼。一般来说,矿物从地下挖出,先要粉碎然后加热,用化学方法分离出无机化合物。精炼出1磅钴粉估计会产生860磅废石头。
精炼需要大量能源。精炼电池材料需要的能量几乎是钢或铜的3-4倍。中国可以大规模精炼,成本更低,其它地区的精炼商无法竞争。
今天的美国几乎没有什么精炼能力,而建设精炼厂一般需要2-5年。如果还要训练员工、调试设备,需要的时间会更长。澳大利亚第一座锂精炼厂(中国有一些股权)是2016年获批的,直到去年才开始生产电池级锂原料。
组件
——中国控制电解质产量的82%、分离器的74%、正极材料的77%、负极材料的92%
中国有能力高效低成本生产电池组件,这是中国成为最大电池生产国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组件是正极。在电池所有材料中,正极材料最难制造,耗能最高。不久前最常用的正极材料是NMC,也就是镍、钴、锰。现在中国积极投资LFP电极,也就是磷酸锂铁,成本更低。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LFP是一个追赶机会,可以绕开矿物供应障碍,但中国已经生产全球LFP的一半,遥遥领先。
——中国控制NMC正极市场的73%、控制LFP市场的99%
今天美国在全球正极市场的份额只有1%,全部都是NMC。美国企业对LFP生产有兴趣,但需要与中国合作,学习经验。中国还是负极材料统治者,还是分离器重要生产国(将正负极隔开,防止短路)。
组装
——全球66%的电芯由中国组装
中国已经销售大量电动汽车,里面的电池全部由中国制造。电池制造业投资巨大,利润并不高,中国企业有先发优势,其它国家难以追赶。
组装电池很复杂,技术难度并不低。组装一枚电芯时,正极和负极材料附着在薄金属片,金属片的厚度约为人类头发的五分之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教授Heiner Heimes说,相比北美、欧洲,中国建造电池厂的价格低一半,主要是中国人力成本低,许多设备在中国就有。
——中国生产全球电动汽车的54%
美国投资者仍然不愿投资电动汽车。为什么不愿意?因为传统汽车利润很高,转型需要重新培训员工,本届政府支持电动汽车产业,但下一届可能就会变卦。
专家们认为,除了中国,其它国家很难在电池供应链上实现自给自足,更不要说找到便宜的人力资源,找到全球合作伙伴。如果想进入电池产业或者扩大影响力,其它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与中国制造商合作。
CSIS顾问Scott Kennedy认为:“任何人想在电动汽车领域获得成功,必须与中国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小刀)
美媒发问:没有中国,世界能造出汽车电池吗? 马斯克十三条金句集合:称特斯拉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车 重塑新能源SUV价值认知,Hi4助力哈弗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引领新能源SUV全民四驱新时代,哈弗枭龙系列强势来袭 AITO问界4月销量4585辆环比增24.6% 首年交付9万多辆超同期蔚小理 马斯克与得州州长为特斯拉锂精炼工厂奠基,透露该厂产能目标 日媒:中国电动汽车充电专利领先全球 是美国的近三倍 急了,美国加码施压强推电动车 Canalys:2022年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9% 增配不加价 全球智能豪华皮卡2023款乘用炮焕新上市 12.68万元起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